钓友们外出野钓、特别是江河钓鱼时,一般需要在水中打窝。不少钓友在打窝时都是将我们的饵料随意往窝里一丢,完全不讲办法,致使有时丢了不少饵料后,依旧达不到预期的诱鱼成效。这篇文章将为大伙详细解说在野钓时如何打窝。大家都知道,大家打窝的目的是引诱分散在水里的鱼来到窝里觅食,从而便捷作钓,故以下列举的所有打窝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来的。
1、在窝的附近投放树枝、青草。自然水域中的鱼有在水中的树枝、草丛处栖息的习性,由于这里是鱼的“避风港”和“避难所”。因此,大家可在所打的窝附近投放树枝、青草等,把鱼吸引到这里“安家”。
2、造临时窝。一般大家外出钓鱼都是当天去当天回,不会连续几天蹲守。这个时候大家应造临时窝,且不适合投放过多的饵料,特别是一些诱鱼慢的饵料。诱鱼快的粉类物如麸粉、糠粉、饼粉等,是大家造临时窝的最佳选择。
3、长期打窝。假如计划连续3-5天在一个水域野钓,就能造一个长期窝。筹备长期打窝时,饵料应以颗粒状和块状的饵料配方如玉米粒、麦粒、各种饼块等为主。这类饵料配方在长期浸泡下可存留较长期,以供鱼长期食用。
长期打窝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非只投一次饵就完事。据一位专在水库钓鱼的高手讲,他在作钓时,第一天投放约10千克玉米,连投三天后降低为5千克,随后两天不投,到了第七天才开始下钩钓鱼。另一位钓鱼髙手则是第一天向窝中投放了50千克玉米,3、第四天投放了10千克玉米,5、第六天不投。等到第七天开钓时,他钓获了一尾90多千克的大青鱼。除此之外,假如钓友们想钓鳜鱼,可连续往水中投放猪骨头与家禽内脏,吸引尽可能多的小鱼前来觅食,进而吸引以这类小鱼为食的鳜鱼。
4、投放饵料时用船只。在水库钓鱼时,饵料配方的投放量一般都非常大,窝点也一般离岸边有数十米乃至数百米远,这个时候就需要借用船只把饵料配方投放到窝点中。
5、打窝外窝。所谓窝外窝,就是在主窝的外围再投放些饵料配方,形成很多小窝。窝外窝多造在主窝的外侧。当鱼从外侧游过时,第一会发现外窝的饵料配方,再循着饵料配方游到主窝。主窝大的时候,外窝的范围也大;主窝小的时候,外窝的范围也小。
6、养窝。养窝的意思,就是维持窝内一直有饵料配方供鱼食用。如果是只钓一天的窝,需每过半小时或一小时往窝内续投,但续投饵料配方的量不适合过多。如果是连钓几天的窝,需天天连续投放,投放的量应小于刚开始打窝时的量,后续也可隔天一投或隔两天一投。
7、依据目的鱼种投饵养窝。虽然在一个鱼窝可以钓获好几种鱼,但每种鱼的食性毕竟不同。为了更有效率地钓获目的鱼,钓者可依据我们的目的鱼种的习性来配制鱼饵,适合调整饵料配方成分。
8、新窝应选味型重的饵料。第一次造新窝,窝内饵料配方的味型最好重一些。如此可以更好地扩大窝子的影响范围,尽快诱鱼进窝。
以上就是野钓打窝时应注意的办法与方法。牢记这类办法,再依据具体的鱼情、水情调整,相信你出行时肯定可以获得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