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组
1、主线:主线一般比钓竿长10~30厘米,先装两枚“太空豆”,接着装漂座,再装两枚太空豆夹住漂座,然后把铅皮座装上,再装一枚太空豆用来固定铅皮座的地方,最后绑上八字环。
2、子线:子线比主线小1~2号,长20~50厘米,两端各绑一个鱼钩,对折成一上一下两钩(两钩相距约3厘米),然后在对折处打一个外“∞”字型结,用时固定在主线的八字环上即可。
3、竿尖:竿尖棉纶线上打个结,主线的另一端折回8厘米左右,连打两个“∞”字结,形成一个大环,一个小环,然后把线顺入大环,再套到竿尖棉纶线上拉紧,解下时轻轻拉小环即可。
2、钓位
1、四个角,近似于正方形的池塘,各边长基本相同,鱼的巡游时必经四角,并喜欢在四角停留、休息,因此四角总是是好钓位。
2、中腰处:长方形的池塘中鱼喜欢在长边来回游弋,特别长边的中部(中腰部)更是鱼游弋的必经之地,因此中腰总是是好钓位。
3、进水口:池塘一般都有进水口,活水能带入很多饵料配方且溶氧高,鱼喜欢在进水口周围活动、觅食,因此进水口总是是好钓位。
4、喂食处:鱼塘会定点、定时的喂食,鱼常常到此处觅食,没投食时鱼也喜欢在此处停留、徘徊,因此喂食处总是是好钓位。
5、增氧处:池塘增氧机周围水域溶氧两充足,同时增氧机犹如一个天然的障碍物便于鱼儿隐蔽,因此增氧机周围总是是好钓位。
3、钓具
1、钓竿:台钓竿是专用于台钓法的鱼竿,俗称四6、三7、二八竿,特征是长节、质轻、径细,因硬度不同分为软竿、硬竿、超硬竿,可从向心力、软硬度、受力均匀度等方面评判水平。
2、钓线:台钓的钓线由两部分组成,从竿尖到八字环的这一段叫做主线,八字环以下的叫做子线,需要柔软、切水性好、高抗拉,同时要依据对象鱼、钓竿、水情等原因选择钓线的型号。
3、鱼钩:台钓为了能迅速摘钩卸鱼总是用无刺钩,比如新关东钩、无刺袖钩等,鱼钩大小和钩型要依据目的鱼选择,比如主钓鲫鱼时可用自重小的无刺袖钩,主钓鲤鱼则建议用新关东钩。
4、浮漂:台钓用的浮漂一般是立式浮漂,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同时漂尾的颜色要鲜艳显眼,具体用什么漂要依据鱼情、水情、季节、鱼竿长短、视力好坏等原因来综合确定。
5、钓饵:台钓用的饵料配方一般是饵料配方厂家加工并包装好的产品饵,作钓时可依据鱼情、水情等灵活调整味型,另外台钓对饵料配方的雾化和诱鱼成效需要特别高,目的是确保作钓时能诱钓合一。
4、调漂
1、重铅找底:重铅找底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水深,事实上就是粗略的学会水底到浮漂之间的距离,使心中有个较为粗略的估量。
2、下挪浮漂:浮漂向下挪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调漂时双钩都能离底,如此调漂时线组产生的重力才能与浮漂产生的浮力平衡。
3、调剪铅皮:浮漂完全沉入水中且已知钩与浮漂间的距离小于水深,此时通过剪铅皮使浮漂浮出水面时双钩一定都是离底的。
4、挂饵找底:挂上饵后浮漂必然会降低或第三沉入水中,也就是通过双饵的重量判断浮漂的浮力大小并决定是钓灵还是钓钝。
5、调整浮漂:空钩时浮漂露出四目,挂饵后剩两目说明饵重两目,再往回调到浮漂露出两目,此时双钩一钩平躺一钩轻触底。
5、打窝
1、学会落点:打窝时不可以完全依据水面上浮漂所在地方打窝,不然会导致窝点偏差,另外饵料抛过了钓鱼场地或正落在饵钩上不利于作钓,因此打窝要学会好饵料落点。
2、不适合过大:打窝时窝子过大或在一个地方同时打好几个窝可能引来的鱼会多一些,但却不可以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钓鱼场地上鱼的密度会相对降低,不利于垂钓。
3、打窝时间:打窝的最好时间应选在天亮前为好,有条件的在头天晚上选点打窝更好,若打窝晚大鱼已返回到水域中心深处,即便窝子再好也只能招引些散兵游勇。
4、开钓时间:打窝后不可以急于垂钓,缘由是鱼进窝有肯定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春秋两季鱼很多进窝约在半小时左右,夏季要一二十分钟,而冬季则需要一两个小时。
5、准时补窝:补窝子要依据实质鱼情而定,口稀、鱼少、不闹漂蹭线时可随时补窝子,补窝也讲究科学,不可以大球补下,要小球或散打下去,动作要轻,不要惊鱼。
6、饵料配方
1、形:“形”指的是钓饵要做到松、散、软,这一点非常重要,产品饵中的添加剂像大麦粉、甘薯粉等都是用来调“形”的,但无论是产品饵还是自制饵松、散、软都要适合。
2、色:“色”对钓饵同样有关键的用途,比如在水色较深、水质较浑浊等可视度小的水域环境中作钓,或阴天、傍晚等光线较暗的状况下适合调整钓饵的颜色能提升上钩率。
3、味:“味”主要有“香、腥、酸、臭”四大类,但味型必须要依据实质的鱼情和水情具体剖析,需要配制饵料配方时要把握一个“度”,使饵料配方能满足实质鱼情和水情的需要。
7、抛竿
1、坐姿荡抛法:钓者稳坐于钓鱼工具箱或小凳上,一手持竿,另一手捏住铅坠向一侧牵拉,竿指向空中,靠竿梢的绷弹力配合另一手的送力将钩饵抛至最远点。
2、立姿抛竿法:钓者身体自然立直,持竿办法与坐姿荡抛法相同,两根脑线分开,抛出时靠手臂、手腕和腰部合力,结合竿子的弹性把钩饵送向最远点。
3、顶风横竿法:钓者持竿挨近水面与水面平行,同时还要与岸边基本平行,身体转向拿钩一侧,用力与上述抛法相同,两手配合将钩饵水平的抛向钓鱼场地。
4、反手弹抛法:钓者右手持竿时将竿指向左前上方,拿坠之手放于右侧腋下,靠竿子弹力,顶着风把钩饵抛向钓鱼场地,这种抛竿办法适用于顶风和侧上风。
5、高举劈抛法:钓者右手持竿高举头顶,竿梢受左手拉力向后指,身体正对前方,靠手臂下重压把钩饵抛出,坐、立姿均可,与传统钓“甩大鞭”相似。
8、漂相
1、黑漂:黑漂别称闷漂、拉漂,特点是整个浮漂都被拖入水中,钓鱼时出现这种漂相要么是小鱼闹窝,要么是个体大且吃饵凶猛的鱼在吃饵。
2、顿漂:顿漂别称顿口,特点是浮漂到位后出现有力下顿动作,小的可能不到小半目,大的可到1~2目,早春和冬季钓鱼时顿漂抬竿中鱼率极高。
3、顶漂:顶漂别称送漂、抬漂,特点是浮漂到位后出现上浮动作,小的可能上浮小半目,大的可上浮1~2目,特别是钓鲫鱼时最常出现顶漂。
4、点漂:点漂的特点是浮漂上下轻微跳动或晃动,出现点漂是鱼触碰钓饵的信号,表明鱼已经发现钓饵且可能要吃钩,此时要随时筹备抬竿。
5、斜漂:斜漂的特点是浮漂先点动再沿水面边倾斜边下沉,此时抬竿中鱼率极高,这种漂相一般是草鱼和青鱼且下沉速度越慢个体总是越大。
6、抢漂:抢漂的特点是钓饵刚一溺水浮漂就被拖走,出现这种漂相一般是白条、翘嘴等上层鱼类在抢食饵料配方,但也会是鲶鱼等凶猛的鱼类。